名师工作坊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产物,这一特殊平台由普通高等教育率先创立,并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名师工作坊已成为培养优秀教师,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形式。实践证明,在新的形势下利用名师的示范作用带动教师队伍发展,对于改善教师成长环境,建立有效的教师成长机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名师工作坊建设的理念、目标及功能定位
名师工作坊建设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名师工作坊建设理念和目标是什么?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名师工作坊建设难有成效。个人认为学校名师工作坊建设应该坚持如下理念:
1、名师工作坊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与加油站;
2、名师工作坊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智嚢团;
3、名师工作坊是课程改革的实验室;
4、名师工作坊是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的窗口及先进成果的推广站;
理念确定后就可以明确名师工作坊的目标,从已建成的名师工作坊来看,有的目标定位于专业课程开发,有的定位在培养优秀教师,还有部分学校看重名师工作坊的技术研发功能等,也有的将目标定位于技能大赛,有的目标定位于校企合作,进行品牌开发的等等。笔者认为,在建设过程中,各个职业院校需要根据学校和专业特色来明确名师工作坊的建设目标。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坊建设的目标要定位于专业建设、教师发展、教学研究、课程改革、技能交流、校企合作等方面。既要有长期的目标定位,也要有短期的目标制定,才能进行评价考核;教与研相结合,技能教学要与行业、企业发展相适应,才能最终使名师工作坊的建设回到以学生为本位,为职业教育服务。
一般而言,名师工作坊应该具备如下功能:
1、培育优秀教师团队。工作坊以名师为核心,吸纳中青年骨干教师,以校企合作的形式,积极开展课程开发、教材开发及教学方法改革等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同时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努力使其专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名教师与中青年教师合作互动的培养机制,使工作坊成为青年教师不断成长的良好平台。
2、助力专业建设。以名师工作坊为平台,共同研究制定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研究制定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及建设方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适时更新调整实训课程内容,指导实训教学,开展教学成果展示,改革学业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科学评价制度。
3、指导技能大赛。在名师的引领下,积极开展技能大赛相关工作的研究,强化大赛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技能大赛要求、内容、技术走向和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探讨、优化技能大赛指导、训练方法,提高效率,培养一批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竟赛选手的选拔制度,力争在竟赛项目上取得优异成绩。
4、提高教科研水平。积极开展各类教研、科研活动,以工作坊名师及成员为骨干力量,组织并带动教师开展各类课题研究、学术讨论与交流,提高教师论文撰写水平与质量,推动全校教育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5、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强化服务意识,适时拓展工作坊的服务功能,结合创业教育、创新教育,指导学生社团建设,利用专业优势开展面向本校学生、教师或社会的专项服务,通过工作坊成员的共同努力,提升工作坊的影响力以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
二、名师的遴选标准
名师工作坊的建立一般由一名名师领衔,由若干名骨干教师和有潜力的年轻教师组成。名师一般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拥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育教学专家等称号。这位名师不但有渊博的学科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艺,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感人的人格魅力,要在职业学校具有一定的示范、激励、凝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对于名师的遴选或选拔,除了在教育教学理论及教学水平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外,更应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实践技能,对专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和专业人才需求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将技术转化为教学的能力。
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对名师的确定围绕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但是作为职业学校的名师,笔者认为,不能忽略名师在行业企业中的地位,甚至名师本身就是行业企业中的技能大师,职业院校可以引进这类人员,让其作为名师工作坊的负责人,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工作坊的地点可以设在学校,也可设在企业。
总之,职业学校的名师不仅是教育环境下的名师,还应在行业企业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以实现职业教育产教研的目的,这是职业院校的“名师”与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名师”的区别。
三、名师工作坊的绩效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
要想让名师工作坊高效运转,必须要有相应的绩效评价机制。各高职学校要成立监督和考核机构,对名师工作坊的运转进行指导、监督和考核。同时工作坊成员应有明确的分工,并进行量化考核。比如,指导教师上公开课情况、教学比武获奖情况、论文发表及获奖篇数和级别、开展课题研究情况、指导教师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获奖情况、技能考证通过率、横向课题研究、行业或职业资格标准开发情况等都应有具体的考核指标,要建立受助教师的成长档案,进行个别跟踪,综合指导考核。
名师工作坊还应有一整套科学的激励机制。首先,学校要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让全体教师感觉到学校对名师工作坊的重视程度,要让优秀教师感觉到能进名师工作坊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也要让受教师感觉到能接受工作坊的指导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其次,要有经费支持,学校在政策上要给予倾斜,无论是工作坊的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都应高标准、高要求。第三,对名师的工作实效进行考核,成绩突出的应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同时,也要对受助教师进行专业成长考核,优秀者也应给予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总之,要让名师工作坊这个团队的成员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盟,以提升名师工作坊的整体水平。
四、名师工作坊建设注意事项
1、要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名师工作坊作为一个团体,除了注重科研能力,要经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发挥名师的示范作用,在职业教育实践中更应注重与企业密切结合,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目前,已有的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坊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服务社会做得不够,二是与企业合作比较困难,所以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坊要想进一步发展,应重点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突破发展瓶颈,以创造更大的价值。笔者认为,名师工作坊的负责人本身就应该是“双师”型或“多师”型教师,这样可以借助外面的平台,与行业企业所合作,将名师工作坊服务社会的方向定位为对接产业和引领产业等服务,以增强名师工作坊的社会影响,发挥较大的社会效益。
2、要拓宽名师的选拔范围。已建立的绝大多数的职教名师工作坊由学校自发组织,工作坊成员往往是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教师,少数工作坊聘请了行业企业的专家。这样,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坊的建立缺乏一定的权威性和社会认可度,也制约着名师工作坊的建设功效以及名师的辐射作用。因此,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坊还需要各职业院校制定一套相应的申报、建设和考核制度,规范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坊的建立,使其成为职业学校的一个品牌。
3、要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是名师工作坊的立足之本。无论是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是优秀的教学方式方法,无论是打造团队还是培养成员,最终都要落实在课堂上,体现在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上。名师工作坊主持人要做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一是要带头上好研究课、公开课和示范课;二是要努力发挥个人特长,形成教学风格;三是要善于反思,对自己的特长和风格进行总结与提炼,形成个性化的教学主张;四是要与团队成员分享教学主张和教学行为,以形成共同愿景,并取得所有成员的内心认同;五是要创设平台,为团队成员开设各种课堂教学研究课搭台,在听课和评课中和成员一起发现问题、反思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4、要加强团队精神建设。名师工作坊主持人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使优秀的成员得到团队认可,获得团队中其他成员的尊敬。在名师引导下,工作坊在团队内部要形成一种团队观念和氛围。为此,名师工作坊名师的教学主张、教学方法、教学措施乃至教学风格的形成及其在团队中影响力的强化,就显得尤为重要。